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0的文章

隱藏的災難 : 沒診斷出的COVID-19

沒診斷出的 SARS-CoV-2 讓病毒在中國快速傳播 被 SARS-CoV-2 感染的人中,有多少比例症狀為無症狀或輕微是很重要的。 因為這些人既可傳播疾病,又容易沒被診斷出來。 研究者利用數學模型估計在中國有多少人為沒被診斷出的感染者,及他們對 SARS-CoV-2 傳播的影響。 沒被診斷出的人分為兩類 : 1.     症狀太嚴重無法出門就醫。 2.     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感染者。 此模型也將過去城市間的人群移動數據,以及後來政府規定的移動限制納入考量。 流行初期,估計的傳播速度 (reproductive number , R 0 ) 為 2.38 。 沒診斷出的感染比例為 86% ,而這些人估計造成所有感染的 86.2% 。 流行後期檢查量增加後,沒診斷出的感染比例降到 35% 。 R 0 降到 1.36 。 當下達禁足令後, R 0 降到 0.99% 。 如果要降低大流行, R 0 必須持續保持小於 1.0 。 由於建立在許多的假設上,疫情的數學模型往往不那麼準確。 然而,此研究利用嚴謹的模型數據告訴我們 : 在控制 SARS-CoV-2 的流行上,嚴格並長時間的限制行動是有必要的。 許多國家目前也都這麼做,耗費很高的社會成本。但在疫苗來臨前,我們只能等。 參考資料 Li R et al. Substantial undocumented infection facilitates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Science  2020 Mar 16; [e-pub]. (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b3221 )

COVID-19的胸部電腦斷層變化

大部分的 COVID-19 住院病患都有做胸部電腦斷層 (computed tomography , CT) 。 上海一家醫院整理 51 位 COVID-19 住院病患的最初電腦斷層發現。 這些病患的平均年齡為 49 歲,介於 16-79 歲間。 初始症狀到第一次做 CT 的時間為 4 天。 幾乎全部病患都有大範圍多處受到影響。 肺部兩側都被影響的比例為 86% 。 被影響的區域主要為下肺葉,後肺,肺周邊區域。 3/4 的病人有超過 3 葉以上的肺受到影響。 病灶表現包括 : 純粹的毛玻璃狀陰影 (ground-glass opacities , GGOs) , GGOs 加上網狀或肺小葉的間隔增厚, GGOs 加上肺實質變化。 症狀出現 4 天內就做 CT 者的主要表現為 GGOs 。 當症狀出現超過 4 天,肺實質變化愈多。 只有 4 名病患出現肋膜積水。 此研究提供我們有明顯呼吸道症狀的 COVID-19 病患其影像學變化總覽。 參考資料 Song F et al. Emerging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pneumonia.  Radiology  2020 Apr; 295:210. ( https://doi.org/10.1148/radiol.2020200274 )

官方高血壓指引可能不適用於大部分病患

年輕且心血管風險低者以及老年合併慢性病者無法受益於目前的治療指引 2017 年美國心臟學會更新了高血壓治療指引。 主要根據兩個大型研究結果 : SPRINT ( N Engl J Med  2015; 373:2174 ) 及 ACCORD ( N Engl J Med  2010; 362:1575 ) 。 在不同危險因子下,更新了不同狀況下的血壓目標 ( J Am Coll Cardiol  2018; 71:127 ) ,並指出有些人需要積極地控制血壓。 研究者不禁好奇,有多少比例的高血壓患者符合 ACCORD 及 SPRINT 試驗的納入條件。 研究者使用美國健康及營養資料庫,外推共 1 億 7 百萬名病患符合指引的高血壓定義。 按照指引, 5 千 8 百萬人需積極控制血壓。 但只有 28% 真的有符合原本臨床試驗的標準。 沒有符合標準的人當中 : 1.     45% 為心血管風險低,許多年紀 <50 歲。 2.     27% 為有 1 種以上的慢性病,大多為老人家。 臨床試驗的收案對象為中年人 (50-69 歲 ) ,中度以上心血管風險但無合併症者。 指引中需要積極控制血壓者,只有 1/4 符合試驗的收案對象。 因此,積極血壓控制對不符合試驗對象的效益仍為未知。 這可能是因為其心血管風險較低,或合併症影響預後或讓藥物選擇變得複雜。 針對這些病患,個人化的考量是需要的。 參考資料 Anderson TS et al. Generalizability of clinical trials supporting the 2017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blood pressure guideline.  JAMA Intern Med  2020 Mar 16; [e-pub]. ( https://doi.org/10.1001/jamainternmed.2020.0051 )

Lopinavir-Ritonavir對COVID-19無效

武漢研究 : Lopinavir-ritonavir 14 天治療不會改善臨床狀況及降低病毒量 目前尚未有任何藥物可有效治療 COVID-19 。 之前的研究顯示 : 愛滋病藥物 lopinavir ( 一種蛋白酶抑制劑 ) 可降低 SARS-CoV 的活性,且 lopinavir + ritonavir ( 另一種蛋白酶抑制劑 ) 兩種藥物合用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SARS) 有效。 為了評估 lopinavir-ritonavir 對 COVID-19 的療效,研究者於 2020/1/18 開始在武漢一家醫院進行臨床試驗。 共 199 位感染 SARS-CoV-2 的成人納入試驗。 納入條件為 : 影像學有肺炎表現,氧氣濃度 < 94% ,氧氣分壓 < 300mmHg 。 這些病人一部分接受標準治療,另一部分接受口服 lopinavir-ritonavir (400mg – 100mg) 一天兩次共 14 天的藥物。 結果發現 : 1.     兩組分別在臨床狀況改善 ( 平均 16 天 ) ,加護病房治療時間,呼吸器使用時間,氧氣使用期間方面皆無差別。 2.     28 天內死亡率 : lopinavir-ritonavir 組較低 (19% vs. 25%) ,但沒達到顯著差異。 3.     喉部檢體的 SARS-CoV-2 RNA 病毒濃度 : 兩組無差別。 這個立即進行的臨床試驗應被視為大流行期間其他臨床試驗的模範。 原本 Lopinavir-ritonavir 被視為可立即使用於 COVID-19 的口服藥,但很可惜的是沒有效。 雖然用了這個藥死亡率會降低,但其他方面的作用並不明顯。 即使初步結果不影響, WHO 仍進行一個大型臨床研究,其中一組即為 lopinavir-ritonavir ( Science 2020 Mar 22; [e-pub] ) 。 然而,根據 SARS-CoV-2 protease 蛋白酶的結構,許多專家認為愛滋病藥物的蛋白酶抑制劑不太可能會有作用。 ...

新加坡3個COVID-19群聚感染調查

目前關於 COVID-19 病人的感染力及傳染途徑方式的報告仍不多。 因此,目前該用甚麼方式降低疾病傳播仍不清楚。 新加坡的研究者分析 3 個發生在 2020 年 1~2 月的 COVID-19 群聚感染。 結果刊登在刺絡針 Lancet 上。 這些有症狀的病人至醫院及前哨診所中被診斷出來。 研究者追蹤這些病人出現症狀的前 14 天至隔離這段期間的接觸者。 A 群聚共 11 個病人,和中國旅行團到某間商店消費有關。 B 群聚共 20 個病人,和一個國際商業會議有關。 C 群聚共 5 個病人,發生在一間有 2 名去過武漢者的教堂。 共 425 位接觸者被隔離且接受 SARS-CoV-2 偵測。 這些接觸者中,只有 2 名 B 群聚的接觸者為陽性。 平均潛伏期為 4 天 潛伏期中位數為 4 天,中間範圍為 3-6 天。 3 個傳給家庭成員的時間為 3-8 天。 少數人引起大部分的傳染 有一個病人傳給 11 個人,貢獻了所有傳染的 31% 。 其他的病人分別造成 8 人, 7 人, 4 人, 3 人, 2 人的傳播。 許多傳染來自直接身體接觸,包括店員和顧客,團隊活動如握手和共同用餐,共同坐同一個教堂座位。 跨國旅行加速病毒傳播 被感染的病人,有 19 位後續旅行至中國,馬來西亞,法國,西班牙及英國。 這份報告證實之前報告所說的 : 平均潛伏期為 4-5 天 ( Ann Intern Med  2020 Mar 10; [e-pub] ) 。另外,也提供證據顯示少數幾個人就可造成大部分的傳播。 因此,現在許多國家也根據此結果,請民眾減少社交並限制旅遊。 參考資料 Pung R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ree clusters of COVID-19 in Singapore: Implications for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measures.  Lancet  2020 Mar 16; [e-pub]. (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528-6 )

腸躁症不會縮短壽命

瑞典全國調查 : 腸躁症患者的死亡風險不會增加 之前的研究顯示 : 腸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 IBS) 會增加就醫行為,也會使病人產生焦慮,擔心他們是否有器官方面的問題及壽命是否會縮短。 瑞典的研究者使用一個全國性的病理組織資料庫,評估 IBS 患者接受大腸切片後的死亡風險。 這個研究納入 45524 名病患。 研究者將這些人以 1:5 的比例,和一般大眾族群用年齡和性別做配對。 另外,研究者分析了 41427 位沒有做大腸切片 IBS 患者的死亡率。 結果如下 : 1.     IBS 和死亡率無關。 校正風險比 : 0.96 。 95% 信賴區間 : 0.92-1.00 。 2.     大腸發炎對死亡率有些許影響 : (1)   出現大腸發炎 : 死亡率為 16% ,較多。 (2)   沒有出現大腸發炎 : 死亡率為 12% ,較少。 3.     沒做大腸切片的 IBS 患者,死亡率不會增加。 校正風險比 : 1.02 。 95% 信賴區間 : 0.99-1.06 。 此研究結果可提供資訊給 IBS 患者及其醫療照護者 : IBS 對壽命沒有影響。 參考資料 Staller K et al. Mortality risk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 J Gastroenterol  2020 Feb 28; [e-pub]. ( https://doi.org/10.14309/ajg.0000000000000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