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停止後,低溫療法並無優於常溫療法
32°C 和 37.5°C 的死亡率及神經學預後無差別
約20年前,"低溫療法 (therapeutic hypothermia)"首先被用在心跳停止且昏迷的患者 (N Engl J Med 2002; 346:549)。
當時的研究顯示 : 將溫度降至32°C 24小時,對神經學預後有幫助。
之後的研究比較不同的低溫方式,包括 32°C 和 36°C 及不同冷卻時間,發現結果並無差異 (N Engl J Med 2013; 369:2197)。
瑞典的研究者將1850位到院前心跳停止且昏迷的患者隨機分配置兩組,
(1) 低溫組 : 目標溫度為33°C 28小時,之後再回溫。
(2) 常溫組 : 維持溫度在37.5°C 或以下。
四分之三的患者有可電擊的心律,且大部分皆接受旁觀者的心肺復甦術。
預後由一位獨立不知病患組別的醫師判定。
設備方面,皮膚表面降溫裝置較血管內裝置更常使用。
皮膚表面降溫裝置 vs. 血管內裝置 = 70% vs. 30%。
約一半的常溫組也有做些許降溫。
低溫組發生更多次心律不整。
死亡率和神經學預後差 (54%)的比例 : 兩組並無差別。
兩組的鎮靜程度和鎮靜時間相似。
因此,低溫療法 (目標溫度32°C–33°C) 存在風險,且效益不明。
也許這些到院前死亡患者,常溫治療就可以。
參考資料
Dankiewicz J et al. Hypothermia versus normothermia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N Engl J Med 2021 Jun 17; 384:2283.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10059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