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螢幕時間和負面社會心理症狀相關
芬蘭1歲半至5歲螢幕時間大幅增加,和過動症及情緒/內化症狀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4歲孩童螢幕接觸時間每天不要超過1小時。
芬蘭的研究者做了一個研究,探討學齡前兒童電子媒體接觸的時間和社會心理發展的關係。
研究者使用一份出生長期追蹤資料,追蹤2011-2017年間,1歲半至5歲使用螢幕時間長 (最高四分位數 >75th百分比) 的人,5歲時是否會有心理社會問題。
主要結果的評估使用兩份問卷 :
長處與困難問卷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 及 5-15問卷 (Five-to-Fifteen,FTF)。
699位參與試驗的孩童的背景資料為 :
52%男性,63%家長至少一人有大學學位,68%全日日托。
根據家長的回報,1歲半時螢幕使用時間為32分鐘,23%的孩童螢幕時間超過60分鐘。
5歲時,螢幕使用時間大幅增加為114分鐘,95%的孩童螢幕時間超過60分鐘。
校正孩童年齡,性別及家長社經地位後,結果如下 :
1. 1歲半時螢幕使用時間長 : 5歲時明顯會有同儕問題,風險比為1.64倍。
2. 5歲時螢幕使用時間長 : 明顯會有情緒及內化症狀,風險比為1.84倍。過動也會增加,風險比為1.60倍。
3. 和互動式電子遊戲相比,被動收看節目的孩童社會心理症狀風險較高。
此研究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之外。
螢幕使用時間長和負面社會心理症狀相關。
然而,從研究資料發現 : 1歲半到5歲的螢幕使用時間急速增加。
因此,我們應在這段期間,鼓勵家長限制孩童螢幕使用時間,讓孩童在幼稚園時有健康的起步。
參考資料
Niiranen J et al. High-dose electronic media use in five-year-old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ir psychosocial symptoms: A cohort study. BMJ Open 2021 Mar 17; 11:e040848. (https://doi.org/10.1136/bmjopen-2020-04084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