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治療有性別差異
過去的研究顯示 : 有心血管風險的女性常沒接受該達到的治療,且女性的死亡風險較高。
這些資料大部分來自高所得國家,但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死亡發生於低所得國家。
因此,PURE study的研究者蒐集全球27個低-中-高所得國家人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治療情形,包含社會流行病學,危險因子,藥物使用情形,心血管情形及處置等,結果發表於刺絡針Lancet雜誌。
共202072位35-70歲男女納入調查。
平均追蹤9.5年,觀察其心血管疾病及死亡情形。
結果如下 :
1. 年齡 : 男 vs. 女 = 51.7
vs. 50.8歲。
2. 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 女性較低,25%。
男 vs. 女 = 每千人年6.4 vs. 4.1件,相對風險0.75倍。
3. 總死亡率 : 女性較低,38%。
男 vs. 女 = 每千人年7.4 vs. 4.5件,相對風險0.62倍。
4. 女性的危險因子較少,且較能配合預防醫學如健康生活型態及初級預防藥物。
5. 次級預防 : 女性接受的治療,心血管檢查及冠狀動脈治療的比率較低。
6. 再次發生心血管事件機率 : 女性較低。
男 vs. 女 = 每千人年27.7 vs. 20.0件,相對風險0.73倍。
7. 再發生心血管事件後30天內死亡率 : 女性較低。
男 vs. 女 = 28% vs.
22%,p < 0.0001。
8. 性別治療差異主要存在於中低所得國家,在高所得國家差異不大。
此研究雖然呈現心血管治療的性別差異,但仍有許多限制。
此研究男女收案年紀相似。但我們知道 : 女性產生心血管疾病的時間通常比男性晚10年,因此此研究的死亡率資料可能會誤導。
此外,有些限制沒有考量到,如 : 病人的治療喜好或治療禁忌症沒考慮進去。中低收入國家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可能不完整。
參考資料
Walli-Attaei M et al. Variations between women and men in
risk factors, treatment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nd death in 27 high-income,
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20 May 20; [e-pub].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543-2)
留言